您的位置: 首页 > 2022年6月 第37卷 第6期 > 文字全文
2022年6月 第37卷 第6期
目录

并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眼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与思考

来源期刊: 眼科学报 | 2022年6月 第37卷 第6期 468-476 发布时间: 收稿时间:2023/1/10 15:29:17 阅读量:4811
作者:
0
关键词:
眼科专业学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研能力现状改进措施
DOI:
10.3978/j.issn.1000-4432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学位硕士(专硕)研究生培养并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下的眼科专硕科研能 力现状,并提出提升科研能力的对策。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眼科学76名不同年级 专硕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阻碍科研学习的因素、科研训练意愿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目前 的培养模式下,专硕科研和临床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及临床学习任务繁重是科研学习的主要障碍。 结论:提出教学基地可以因需施教、提供多模式科研训练;强化临床诊疗培训为科研思维培养助 力;导师可以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优化科研选题策略、拓宽学生科研视野等措施。
      近年来,为构建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人民满意的临床医师,我国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推 进,逐步确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 硕士(专硕)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新型培养模式[1]。 新模式下,专硕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训练与参加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要求一致,培养时间和考核要求也与其同步,并轨33个月的临床实践培养加速了我国应用型医疗人才输出,各种医疗教育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但“重临床,轻科研”的培养特点导致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不足[2-3], 研究生教育出现“本科化”趋势,在三级学科专业培养中更为突出,这将影响学生未来深入解决临床问题或难题的能力,进而影响我国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眼科作为二级学科,并轨培养的专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主要在眼科内各亚专业学科轮转,有相对更多的机会搜集课题相关临床资料,完成临床病例的积累和随访,但科研能力依旧暴露出不足。为评估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并轨培养专硕的科研能力现状,本文将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 学习的眼科学专硕的科研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探析并轨专硕在临床能力培养较好的基础上,提高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可行之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四医 院的76名在读眼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所有学生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在查阅国内外临床专业医学生培养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相关文献,结合实际自主设计“眼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与分析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年龄、 性别、入学方式等;2 )入学前后科研经历和研究成果产出;3)阻碍科研学习的原因及挑战;4)对参加科研培训的意愿及理想模式。

1.3 统计学处理

      在 Excel 工作表中收集和整理数据,采用 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问卷中提取到的内容用人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学生具体情 况分析时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眼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情况

      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在问卷调查的7 6名眼科专硕研究生中,30.26%(23/76)为一年级/2021级专硕、36.84%(28/76)为二年级/2020级专硕、 32.89%(25/76)为三年级/2019级专硕,其中女生占82.89%(63/76),男生占17.11%(13/76),年龄23~29(中位数25)岁。通过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途径入学的研究生占82.89%(63/76),其余均为5+3本硕一体化培养专业(11/13)或推荐免试研究生 (2/13)。

2.2 眼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经历

      在所调查的76名眼科专硕研究生中, 38.16%(29/76)的学生在硕士入学前主要以文献阅读(16/29)、大学生创新竞赛(14/29)等方式接触过科研学习,其中5名学生在入学前发表综述、论著或申请专利、会议交流。入学后,81.58%(62/76) 的学生已经开始进行科研学习,48.68%(37/76)的学生已经查阅文献、撰写综述、病例报告或荟萃分析,19.74%(15/76)的学生已进行科研的实验方案设计和研究,13.16%(10/76)已经开始着手撰写学术论文或专利,但18.42%(14/76)的学生仅进行临床学习(图1)。
20230213113035_0653.png

图1 研究生入学后科研经历
Figure 1 Research experience after postgraduate admission

      78.95%(60/76) 的学生已经确定学位论文课题类型 ( 图 2A) ,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是目前眼科专硕目前主要进行的课题类型,也是大多数学生的理想课题类型 ( 图 2B) ,但结合每位学生目前进行的课题类型与理想类型选择数据结果发现 55%(33/60) 的学生目前进行的研 究类型与自己的理想不一致。尽管专业型研究 生每天的工作重点是临床培训,但大多数学 生在临床工作结束后都会进行额外的科研相 关学习,47.37%(36/76)的学生每周学习至少5h , 25%(19/76) 的学生每周学习 10 h 以 上 (图3 )。

2.3 眼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产出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入学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或国内外会议发言的学生占28.95%(22/76), 具体结果类型见表1 ,年级分布详见图4 。 52.63%(40/76)的研究生表示没有经历过科研训 练,其中47.5%(19/40)的学生表示由于忙于临 床没有参加科室或者课题组的科研训练;其余47.37%(36/76)的学生接受过科研训练的学生中,仍有61.11%(22/36)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表科研论文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言。为了解学生所从事的课题研究类型与理想课题类型的一致性是否对科 研成果产出具有影响,我们对60名已经确定课题的学生的科研产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从事的课题研究类型与理想课题类型一致的学生与不一致学生产出的科研成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P=1),因此我们对眼科专硕阻碍科研学习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分析。

20230213113232_8652.png
图2 研究生目前学位论文课题类型(A)及理想的学位论文课题类型(B)
Figure 2 Current research types (A) and ideal research types (B) of dissertation topic
20230213113346_4074.png

图3 研究生每周进行科研相关学习时间
Figure 3 Learning time spent on scientific research of
postgraduates per week

表1 硕士阶段科研产出情况
Table 1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s during postgraduate
study

20230213113503_9583.png

2.4 阻碍眼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因素

       近六成(45/76)参与调查的眼科专硕研究生认为数据统计经验不足是进行科研学习的主要阻碍,近半数(37/76)学生表示科研写作能力欠缺阻碍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或国内外会议发言等)产出, 也有部分学生表示科研选题和英文文献阅读能力 限制了科研学习的进步;分别有42.11%(32/76)和 47.37%(36/76)的学生认为繁重的临床工作和薄弱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因而科研学习时长受限(图5 )。在个人科研学习态度方面,7.89%(6/76)的学生表示对科研不感兴趣; 在导师对科研学习支持方面,近六成(45/76)学生认为导师非常关注其科研能力,且78.95%(60/76) 的学生表示可以从导师处获得鼓励和支持,但 22.37%(17/76)的学生认为有限的科研经费限制其 科学研究进行(图5)。
20230213113904_0661.png

图4 各年级研究生的硕士阶段科研成果获得情况
Figure 4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from students of difffferent grades during postgraduate study

20230213114240_5245.png

图5 研究生对阻碍科研学习事件的认同度
Figure 5 Postgraduates’ level of agreement with various statements pertaining to research barriers

2.5 眼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需求情况

       67.11%(51/76)的学生在入学前希望通过硕士阶段学习提高科研能力,在剩余25名学生中, 60%(15/25)经历了硕士阶段学习后意识到医学生需 要科研学习,认为科学研究能够解决部分临床问题和难题、可为未来升学和工作打基础。在科研学习过程中,实验方法或统计分析是最突出的问题,79.85%(60/76)的学生面临该困扰,课题设计和文章撰写也是科研学习的困难所在(图6A)。对于自身科研短板,学生们更倾向于向导师或者高年级学生请教或通过讲座及网络资源来提升科研能力(图6B)。 鉴于学生自认为科研能力不足的现状,我 们进一步问卷调查了学生对教学医院提供的科研培训内容、形式、时间及频率的期望,七成以上 学生希望获得涵盖科研设计、数据收集、统计及论文撰写的系统科研培训(图7A),倾向于在研一 阶段至少每2周获得1次培训(图7B,7C),相比 于医院提供的不定时大型讲座(33/76)和纸质书籍(33/76),定时小型研讨会(54/76)及教学录像 (48/76)的科研教学方式更受学生青睐。
20230213114404_7465.png

图6 研究生科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A)及倾向解决方法(B)
Figure 6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study (A)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ould like to taken by postgraduates (B)

20230213114750_0304.png

图7 研究生理想的医院科研培训课程内容(A)、培训频率(B)、开课年级(C)及形式(D)
Figure 7 Ideal contents (A), frequency (B), start training phase (C) and forms (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urses from hospital of
postgraduates

3 讨论

       本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眼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前,虽然有部分学生接触过科研学习,入学后科室和课题组也开展科研培训,但仍然有较大比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产出较少, 主要原因是学生科研基础薄弱,接受系统科研训 练的学生较少,并且主要学习时间在临床,繁忙的临床工作和专业知识不足使其难以有精力和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学习。虽然受多种原因影响,但学生仍然渴望定期开展科学研究的讲座, 期待获得系统的科研训练。
      本调查发现学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实验设 计、统计方法、撰写文章的困难、统计软件不熟练等,与国内外其他医院报道的住院医师对科研技能的需求一致[3-5],且在统计方面能力欠缺更为突出,因此应关注学生的切实科研需求,因需施教,提供统计分析方法及软件等科研辅助工具的高效指导,以及涵盖文献阅读和检索、实验课题设计、文章撰写和投稿技巧的实用、系统的学习资源,可以考虑在一年级阶段以学生最青睐的定期小型研讨会方式进行,并做好视频记录以方便忙于临床错过培训的学生观看及高年级学生查缺补漏。
      本调查发现只有47.3%的学生会采取自学的方式解决科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除了组织以上需求的相关讲座,还要注重专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布置题目、自学后,辅以汇报讨论的形式使专硕掌握科研基本方法,逐步引导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开展文献抄读及课题汇报的研讨式教学,探讨研究设计合理性、 结果分析严谨性及未来深入研究的可能性;同时可以结合导师制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结合微课教学法等多模式教学方式启蒙科研学习[6-8]。也可以定期举办科研论坛,发挥青年论坛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科研能力提高的作用,综合提高学生科研水平[9-10]
      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是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一直以来的培养目标,在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的新理念背景下,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瞄准医学科技发展 前沿、拓宽医学生国际视野是“新医科”的研究生培养目标[11]。在保证临床综合能力培养计划完成的前提下,基于临床问题的科研选题更适合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尝试挑战传统观念、开展技术创新的研究工作[2],也更符合大多数学生对于科研类型的期望。虽然本调查发现55%的学生目前开展的研究类型与理想不一致, 但对科研产出并无影响,因此导师帮助学生综合考虑学位类型培训要求和课程安排特点,加以有效引导,有望高效提升专硕科研水平。
      本调查发现:在硕士入学前对科研能力没有明确要求的学生在接触临床工作后,60%的学生意识到科研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临床教学中,导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发挥弥补学生专业知识短板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临床科研兴趣,引导 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寻找存在的问题和如何通过科研手段解决当前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疗效评估、 数据分析、手术技巧改进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科研需求,眼保健、眼病预防、改善视觉质量维度也有许多亟待改进的方向。选题时也要结合眼科的专业特点,独立的专科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丰富数据资源,新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模式的发展可以提供不断优化的医疗服务模式,融合人工智能新方法、对接精准医学新理念的科研选题指导, 有助于学生发挥学科优势,促进临床为导向的科研思维形成。
       同时,除引导作用外,导师也要注重发挥督促、监督作用。在对年级科研成果的统计中发现,三年级学生作为半年后即将毕业学生,仅 60%具有科研成果(图4),且12/25的学生尚未开展课题研究(图1),学校对专硕毕业不做课题研究成 果的硬性要求可能是学生课题推进效率低的原因 之一[12](哈尔滨医科大学对于专硕研究生毕业要求 为在中文核心期刊或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包括综述),但也反应了部分导师对学生科研水平要求低、管理松懈的情况,与本调查结果一致。
      美国眼科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已将组织正式的 教学讲座作为培训的核心要求,但在中国,眼科 临床知识及治疗原则的培训并不常见[13-14],专硕学生在为期3 4个月的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完成 33个月的临床轮转和考核,有调查[15]表明专硕的 生活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压力和科研压力,且前 者显著高于社会规培生(85.1% vs 57.9%),本研究中也有47.37%的学生认为自己临床知识薄弱, 需要临床工作结束后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应对日常的临床工作,因而限制其投入更多的精力于科学研究。而眼科研究生本科阶段专业几乎均为临床医学专业,入学前接受的眼科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课时远远少于内外科、神经病学等二级学科, 眼科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为高效提高专硕的临床知识的掌 握、促进专硕的文献阅读能力,在每个工作日正式上班前安排10~30 min的晨间学习,形式上包括专家临床知识讲座、学生进行文献抄读和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掌握的疾病知识分享,为专硕循序渐进地掌握临床疾病的诊治、了解国内 外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等提供了一定帮助。45%的专硕学生表示很有收获、坚持积极参加,但在临床工作繁忙时,24%的学生会选择放弃参加培训、 忙于临床。因此,各级医师应在学生轮转期间保证临床指导效果[16],教学基地应调整临床专业知 识的培训时间和模式,结合网络信息平台教学优 势帮助学生夯实临床理论和实践基础[17-20]。临床学习困难的解决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免受临床问题长期困扰,更可以为科学探究提供理论基础,帮助学生在迅速掌握疾病常规诊疗的基 础上,关注临床工作中的难题和争议点,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临床基本问题的高效解决也有助于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优化临床诊疗的方法、发现临床诊疗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科 学假设。
      综上所述,大部分眼科专硕对于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薄弱的科研基础 会阻碍科学研究的进程,规培轮转带来的临床工作压力、补充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导致自身可支配时间较少。因此结合本次调查结果,今后 还需要丰富讲座内容、调整学习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联动研究生管理、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并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眼科专硕培养需要培训基地和导师在遵循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有 效结合的前提下,提供充分的科研课程和学术交流机会,夯实临床基本功、推进临床为导向的科研指导,努力实现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相互促进,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由于调查对象仅针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专硕人数有限,未对不同年级专硕进行多角度分层分析,今后还需要扩大调查人数,获得更多有益的数据。

开放获取声明

    本文适用于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 Creative Commons),允许第三方用户按照署名(BY)-非商业性使用(NC)-禁止演绎(ND)(CC BY-NC-ND)的方式共享,即允许第三方对本刊发表的文章进行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但在这些过程中必须保留作者署名、仅限于非商业性目的、不得进行演绎创作。详情请访问: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

20230213113035_0653.png

图1 研究生入学后科研经历
Figure 1 Research experience after postgraduate admission

20230213113232_8652.png
图2 研究生目前学位论文课题类型(A)及理想的学位论文课题类型(B)
Figure 2 Current research types (A) and ideal research types (B) of dissertation topic
20230213113346_4074.png

图3 研究生每周进行科研相关学习时间
Figure 3 Learning time spent on scientific research of
postgraduates per week

表1 硕士阶段科研产出情况
Table 1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s during postgraduate
study

20230213113503_9583.png
20230213113904_0661.png

图4 各年级研究生的硕士阶段科研成果获得情况
Figure 4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from students of difffferent grades during postgraduate study

20230213114240_5245.png

图5 研究生对阻碍科研学习事件的认同度
Figure 5 Postgraduates’ level of agreement with various statements pertaining to research barriers

20230213114404_7465.png

图6 研究生科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A)及倾向解决方法(B)
Figure 6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study (A)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ould like to taken by postgraduates (B)

20230213114750_0304.png

图7 研究生理想的医院科研培训课程内容(A)、培训频率(B)、开课年级(C)及形式(D)
Figure 7 Ideal contents (A), frequency (B), start training phase (C) and forms (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urses from hospital of
postgraduates

1、唐景莉. 医教协同培养临床医师——访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 青[ 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23): 4-6.
TANG Jingli. Interview with Lin Huiqing: Training clinicians by medical-teaching cooperation[ 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2014(23): 4-6.
2、熊京, 晏汉娇, 孟宪芳, 等.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提高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索[ 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9, 39(10): 754-758.
XIONG Jing, YAN Hanjiao, MENG Xianfang, et al.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research capacity of postgraduate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in clinical medicine by medical-teaching cooper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2019, 39(10): 754-758.
3、王振欣, 祁加俊, 胡丽美, 等. 并轨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 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与思考[ J]. 科技资讯, 2021, 19(17): 119-122.
WANG Zhenxin, QI Jiajun, HU Limei, et al.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clinical medicine under the mode of merging[ 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21, 19(17): 119-122.
4、曹怡, 江莲, 赵子仪, 等. 规范化培训医师科研态度、科研能力与 需求的调查研究[ 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 29(1): 80-85.
CAO Yi, JIANG Lian, ZHAO Ziyi, et al.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ttitude, ability and requirement in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of residents[ J].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1, 29(1): 80-85.
5、Truong HT, Chan JI, Leong WL, et al. Interest and experience of anaesthesiology residents in doing research during residency training[ J]. Indian J Anaesth, 2019, 63(1): 42-48.
6、孔瑞娜, 高洁, 张菊, 等. 导师制结合TBL教学在风湿免疫科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 19(10): 1214-1217.
KONG Ruina, GAO Jie, ZHANG Ju, et al. Application of tutorial system combined with TBL teaching in the standardized residency training of the 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2020, 19(10): 1214-1217.
7、孙丽丽, 季拓, 齐丽丽, 等. PBL教学法结合微课教学法在眼科学 的应用[ J]. 眼科学报, 2019, 34(3): 196-200.
SUN Lili, JI Tuo, QI Lili, et al.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bined with micro-teaching method in ophthalmology[ J]. Yan Ke Xue Bao, 2019, 34(3): 196-200.
8、蔡莹, 孔凡丛, 丁庆庆, 等. 疫情防控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7): 63-64.
CAI Ying, KONG Fancong, DING Qingqing, et 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pandemic[ J].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2020(7): 63-64.
9、张明鑫, 张灵敏, 张晓庆, 等. 青年科研论坛在培养内科规范化培 训医师临床科研能力中的作用[ J]. 中国临床研究, 2021, 34(6): 832-834, 837.
ZHANG Mingxin, ZHANG Lingmin, ZHANG Xiaoqing, et al. The role of youth research forum in training standardized clinical research ability of physicians in internal medicine[ 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2021, 34(6): 832-834, 837.
10、张明鑫, 路宁, 崔曼莉, 等. 青年论坛在全科医生规培中的作用及 意义[ 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13): 77-80.
ZHANG Mingxin, LU Ning, CUI Manli, et al.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youth research forum in general practitioner training[ J]. China Medical Herald, 2020, 17(13): 77-80.
11、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 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 [2021-11-1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40/ s7952/201810/t20181017_351901.html.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Health Board. Opinions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medic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to implement excellent doctor education program 2.0[EB/OL]. [2021-11-1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40/s7952/201810/ t20181017_351901.html.
12、陶奕瑾, 陈琴, 寸青, 等. “双轨合一”模式下眼科学专业学位研 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J]. 医学新知, 2021, 31(2): 155-160.
TAO Yijin, CHEN Qin, CUN Qing. Cultivation of research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ophthalmology under the mode of double- track integration[ J]. New Medicine, 2021, 31(2): 155-160.
13、Wang YE, Zhang C, Chen AC,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ophthalmology residency training in China: the experience from well-structured centers around the country[ J]. Asia Pac J Ophthalmol (Phila), 2020, 9(4): 369-373.
14、戴荣平, 张美芬, 钟勇. 美国眼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及其对中国 的启示[ 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9, 39(12): 1789-1792.
DAI Rongping, ZHANG Meifen, ZHONG Yong. Programmed ophthalmology residency training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China[ J]. Basic & Clinical Medicine, 2019, 39(12): 1789-1792.
15、朱小艳, 谢明萱, 祖雄兵, 等. “双轨合一”培训模式下住院医 师的抑郁症状和知觉压力[ 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5(12): 1450-1456.
ZHU Xiaoyan, XIE Mingxuan, ZU Xiongbing, et al. Depression and perceived stress among the medical residents under the “unified double-track” training systems[ 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2020, 45(12): 1450-1456.
16、姜涛, 姜靖, 王仁萍, 等. 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探 讨[ J]. 国际眼科杂志, 2016, 16(11): 2109-2111.
JIANG Tao, JIANG Jing, WANG Renping, et al. Study in clinical teaching for ophthalmology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J].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2016, 16(11): 2109-2111.
17、杜梦贤, 张思佳, 杨滨滨, 等. 疫情特殊时期“SPOC+Webquest” 混合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探索[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6): 50-51.
DU Mengxian, ZHANG Sijia, YANG Binbin, et al. Exploration of the blended-mode of “SPOC+Webquest” in the courses of ophthalmology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J].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2020(6): 50-51.
18、叶慧菁, 练秀芬, 杨华胜. 基于微信的PACS教学模式在眼眶科规 培医生中的应用效果[ J]. 眼科学报, 2022, 37(5): 353-359.
YE Huijing, LIAN Xiufen, YANG Huasheng. Application of PACS based on WeChat in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in orbital department[ J]. Yan Ke Xue Bao, 2022, 37(5): 353-359.
19、Huang L, An G, You S, et al. Application of an education model using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anesthesiology residents[ J]. Ann Palliat Med, 2020, 9(4): 1643-1647.
20、Pradeep TG, Sundaresh DD, Ramani S. Adoption of newer teaching methods to overcome challenges of training in ophthalmology residenc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 Indian J Ophthalmol, 2021, 69(5): 1292-1297.
上一篇
下一篇
其他期刊
  • 眼科学报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承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主编:林浩添
    浏览
  • Eye Science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承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主编:林浩添
    浏览
推荐阅读
出版者信息
中山眼科



中山大学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1